否卦
否這個字,在廣東話中是一字兩讀(普通話是什麼情況,還請高人教我),日常用法多見於詞彙如「否定」、「是否」、「否則」等,讀音和意義清晰。可是說到易經中的否卦,一般人對於正確讀音都不懂,更別說這否字的意思。
從卦序看,泰卦之後是否卦,而這兩卦的關係,雜卦傳形容為:「否泰反其類也」,意思是說無論是綜卦或錯卦,泰與否都剛好相反。之前的文章曾說過泰是通的意思,因此否的意義便是閉塞不通,由於不通,所以卦辭說:「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」,這正好與泰卦的「小往大來」相反而對比強烈。
從卦象看,否卦是陰爻息,陽爻消,即是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,這一點相當配合其所反映的自然界氣候的變化。否卦也是十二辟卦之一,卦氣是七月秋天,是故乃陰轉盛陽轉衰,陰小當道,才有「不利君子貞」之說,而否,可說是象徵陰陽不交,正道不行的黑暗時期。以上都是傳統易學界對否卦的基本詮釋,然而自帛書周易出土,問題便來了!因為這否字在帛書中卻是個「婦」字,這樣一來,便有可能顛覆本卦的根本意思。
依筆者師尊所授,「否」,用現代語言來講,可以解作垃圾,渣滓,至於要瞭解與「婦」字有何關聯,那就必須要考慮到商代的社會實況。據說,當時擒獲的女性俘虜稱為否,加上舊社會男尊女卑,以及各種條件配合下,遂造成「否」,「婦」兩字相通。
時至今日,否卦的否字便發展成專讀專解,而日常所用的否字,在讀音上與婦字相當近似,這可算是兩字在一個獨特應用範圍內,曾經相通而遺留下來的痕跡。師尊對否卦的獨到見解,本人當然不會在此處徹底公開,但對於看似風馬牛的兩個字,實際上卻沒有絲毫矛盾,比起其他牽強的解釋,的確來得合理得多,且對於解卦更有莫大的實用價值。
本卦之主旨,在於卦辭中所說的「不利君子貞」,因為「否」是渣滓,所以占得本卦,所問之事多不利正大光明地去執行,或依常規常理來處理。具體來說,比如打官司,得否卦者,往往道理都在自己那邊,卻依然難以得到公平對待。又比如占問公開投標項目,哪怕自己公司的條件再好,出價再合理,亦難以成事,結果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小人得志,人家就是明擺著走後門,內外串通,也是奈何不得。
那麼占得否卦,該如何應對呢?《象》曰:「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」,就是說應以收斂低調為原則行事以避禍,更不可爭逐名利,否則結果必然是「大往小來」。然而換個角度說,倘若占問者本來就非君子,則反有可能獲吉,唯獨所得之利益不大,且不長久。以下稍舉實例供參考之用。
於2019年夏,一位零售小店的店東正面對店鋪續租的難題,因為當時香港正值社會運動熾熱時期,那小店位置又在衝突區域附近,生意自然受到影響。據店東說,由於租金年年遞增,貨品成本又不斷上升,平常的經營已見困難。當時他正身處兩難局面,若結業,則馬上失業。若續約繼續經營,除了要承擔昂貴租金成本外,社會環境的不穩定性更令他對生意前景失去信心。應店東要求,遂為他的生意占卜,結果得否卦,上九爻動。
爻辭曰:「傾否,先否後喜」,傾,是徹底顛覆之意,原意是指否卦發展到最後一爻,負面的力量已成強弩之末,正如象傳曰:「否終則傾,何可長也」,就是說物極必反的道理,而所喜者,正是所謂的否極泰來也。理論是這樣說,但在實際占卜應用方面,不宜拘泥於從文字堆中找吉凶答案,而是要抓緊一卦之德,配合所問之事的狀況來解卦。
就本例而言,應先考慮問卦者的身分,是屬於「小人」,還是「君子」。店東雖是小商人,但殷實正直,肯定不是「小人」之流。其次,要考慮所問之事,是處於「否」,還是「泰」的狀態之下,因為本爻的重點是「先否後喜」,所以若原現實狀況是通泰的話,則不合「先否」之義。反之,若正處於艱難時期而占得本爻,則可望脫困,見否極泰來的「後喜」。
據以上論點,筆者大膽建議店東不宜續約經營舊業,並斷言之後其事業必有一番新景象。皆因他屬正人君子,於「否」之時自然不吉,至於其生意更是在困境之中,正合卦義,由此可見,適宜「傾否」,即徹底地,傾盡全力地改變,以圖後喜。
其後店東經友人提拔,已轉行成為網店倉庫的主管,直屬手下達百人以上。倘若當年選擇守舊,雖不一定失敗,但因為自2020年起的疫情關係,嚴重影響香港經濟,更重創零售業,那小店的經營必定艱難。談起往事,店東不禁慨嘆一句:「放棄經營,起碼賺到心情輕鬆,亦算是逃過了被疫情打擊生意這一劫!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