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已不止一次在本專頁發表有關「天同」這顆星的相關論述,重點無非是要指出傳統上對天同星評價的不足之處。概括而言,古今各派皆謂「天同為福星,入十二宮中皆為福」。所以在八十年代中之前,絕大部份斗數書籍,對天同的評述都是統一地錯誤的,即一味偏重天同的福澤,始終昧於其福何來!
八十年代初開始,中州派斗數面世,紫微斗數才開始在香港備受重視。本派學說不但將斗數的神秘面紗揭開,更為這門學問另闢系統性、學術化研究的蹊徑。一些歷代的斗數秘密,如個別星曜的特質、六十星系的概念和具體推斷技巧等都逐步流入坊間。這不但對有志研究斗數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,更為一眾江湖術士締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抄襲寶庫!
筆者如實說明,絕無誇張冤枉。八十年代中前,有關斗數的書籍,泰半都是臺灣人的著作,總體層次停留在對個別星曜的介紹和入命宮時的意義,乃初階無疑。自中州派斗數面世,江湖上忽然精通紫微斗數的大師數目馬上激增,出版斗數書籍無數。本來出書時只能抄襲臺灣斗數書,和幾本抄無可抄的斗數全書、全集等,但現在卻不同了!不知多少大師突然醒起,中州派的六十星系原來是他們祖傳的;中州派的十干四化原來是他們的師門秘傳等。有的更幽默到認親認戚,說是筆者師父的師兄師姐、師叔師伯,反正就不認做師弟師妹,可能嫌輩份太低吧!
師父曾多次談及他把本門斗數公開的原委,所以被廣泛抄襲盜用實在是意料中事。只是抄襲者往往為了標榜自己如何如何獨步天下,卻把本來簡單樸素的意義矯扭造作一番,結果自然是畫蛇添足,不倫不類。說實話,師父的斗數著作雖然已公開,但當中的原則卻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,體會得了的。這好比牛津字典雖然公開發售,得典者不一定能學好英文同理。
“拿天同星為例,於中州派面世前,根本就沒有人想過天同星有化忌的可能。一經提出,自然惹來一連串的反對聲音,甚至誹謗。因為不反對,便幾乎等於承認自己的所知所學”無料到 “。反對的根據當然是說天同乃福星,所以不化忌。”
後來到江湖上普遍不得不承認中州派理論之可貴,則見風使舵的人便變成大多數,坊間斗數書籍亦多有對天同作出負面的批評。為數不少的更直接抄襲師尊的說法,謂天同乃情緒型的星曜,故需要激發等,所以其福可能要經歷艱辛而後得云云。時至今日,談斗數說到天同星,不強調其負面意義先至係唔識嘢呢!二十餘年前後的變化,不知話他們改邪歸正好啊,抑或自相矛盾好!
且舉一例如圖所示,命宮無主星,借天同太陰而天同化忌。特別要注意的是命宮兩側分別有火星和鈴星,形成「火鈴夾忌」的格局。另一方面,此命造亦是「陽梁昌祿」格,利於考試、競爭等,且疊祿於財帛宮,必不貧乏。兩組吉凶截然不同的星系,會合於命宮,到底如何呢?
若依坊間舊說,天同不化忌,反而見其他星曜吉化,那麼命主理應出身背景不俗,少年登第,平步青雲才是。這與事實顯然不符!事實是命主背景平凡,年輕時已踏足社會,成上班一族。及至中年,工作本已穩定,卻忽然遇到波折,且非忍耐或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。這對命主當然造成嚴重打擊,但同時亦有激發作用。
結果命主毅然決定進修,並順利於短短幾年後獲得執業律師資格。回想起來,如果沒有當年的波折,命主必不會放棄已然穩定的工作環境,更不會遭到惡意解僱。亦無可能在百忙中騰出時間來進修。說到這裡,筆者的意思已很清楚,各位朋友請自行領略。但必須要補充一句,不是每個天同化忌的例子都有如本例的美滿效果,只要星曜稍微變化,結果可以有很大分別。要斷定天同的吉凶,需要把吉星凶星對其影響拿捏得很準。這「火候」的觀察並不是坊間隨便說說「福星」、「歷經困難而後得福」者所能領略。
